舞台上的魔术师轻轻挥手,就能让物体瞬间消失或凭空出现,令观众既惊奇,又困惑。魔术师怎样创造奇迹的?原来在神奇的魔术背后,是心理学在「作怪」。
纸牌消失术
先看看一场魔术表演吧。

纸牌盒去哪里了呢?当我们仔细检查魔术道具,就会发现玄机:



图4 图5 图6
纸牌盒的底部和背面没有外壳,内部的材质和颜色与收纳盒相同(图4)。看似装满纸牌的一面,其实是平面图案,只有展示用的那张纸牌是真的(图5)。魔术师只需要将纸牌盒插入收纳盒(图6),再翻转过来,纸牌看起来就通通不见了!
心理学原理:幻觉与认知失调
魔术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魔术师极擅长「愚弄」认知,呈现出与现实规律相反的效果,令观众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这背后的原理和心理学有关。
当生活中出现与一般认知矛盾的信息时,人就会觉得不平衡,大脑便会自动协调来克服这感受。例如,观众认为物品不可能凭空消失,魔术师却能令它们不见。为了协调自己的认知和魔术的结果,观众就只好相信魔术是真的了。
心理学原理:违背预期
违背人的心理预期也是魔术师常用的技巧。心理学家曾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每当魔术违背预期的那一刻出现时,测试者的大脑就会产生惊讶的情绪。因此,魔术师制造突然的反转场面,就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不是每个人的心理预期都容易打破,所以魔术师常常寻找容易被迷惑的观众,来协助表演。
魔法手帕
除了让物体消失之外,魔术师的另一个绝技就是隔空移动物体的「念力」。


▲把手放在手帕上方移动,手帕就会自己动起来?
其实真相很简单:

当然,要让铁丝不被观众发现,还需要一点小技巧。
魔术技巧:错误引导
错误引导简称错引(Misdirection),指魔术师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其他地方,以分散他们对魔术机关的注意力,从而制造出其不意的效果。

心理学原理:选择性注意力
人很难同一时间关注多种事物,只能选择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项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提出了「聚光灯模型」,认为人的视觉范围虽然较大,但只有注意力焦点所在的信息会看得较清楚,其他信息则较模糊。

魔术背后的原理大多十分简单,但优秀的魔术师能通过精湛的演技和视觉效果骗倒观众。下次观看魔术的时候,同学们不妨多观察,多思考,看看能不能发现魔术的奥秘吧!

(内文插图取自:《儿童的科学》第2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