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专这个新阶段,很多DSE毕业生少不免感到忐忑。一方面期待着大专多姿多彩的新事物、新圈子、新角色;另一方面,为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挑战感到担忧、无助。具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年轻人亦然,凝望着眼前的新跑道,可能也会摸不着头脑。让我们一起窥探升读大专的五大挑战,为这新阶段调整心态、作周全准备;昂然阔步地踏上康庄大道。
挑战一:如何选择适合的课程?
「如果我读Multi-media Design, 将来或许可独自面对电脑工作, 减少与同事合作...」
「我很喜欢动物之森online game,所以我想读软件工程...」
「虽然我不擅长于数学/ 物理,但爸爸和哥哥是工程师,那我也只好读工程…」
以上的说法或许令你费解,却是不少具有SEN的年轻人选科时的考虑因素。事实上,若果选择与个人长处不匹配的课程,很容易令同学缺乏成功感、觉得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轻则影响学习动机 ; 更甚者或不能完成课程、讨厌学习。
选科锦囊
除了选择和个人长处匹配的课程外,同学可以透过深入了解心仪学科相关的工作环境、行业生态,去了解学科是否适合。另一方面,亦可以透过接受生涯规划辅导、接触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去探索个人长处。
挑战二:如何适应高度自主的学习模式?
无论是课程设计、上课模式、评估项目以及时间表编排等方面,大专和中学截然不同。面对这种崭新的学习环境,同学需要一定的组织力、自主性、自制力,懂得自我引导、监察、修正,按事情缓急轻重去订立优次计划以及时间管理(心理学统称为执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ing),即高层次的认知能力 ),学习生活才能得心应手。
然而,研究发现常见的SEN种类,如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 (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 学习障碍 (LD) 也和执行能力的缺损或发展迟缓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此,以「高度自主」作主调的大专学习环境,对于具有SEN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容易应付的。
适应锦囊:
同学除了可以参加不同NGO提升执行能力的治疗小组、向熟悉自己学习能力 / 学习模式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家寻求意见之外,亦可以从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慢慢培养及提升自己的组织力、自我监察、时间管理能力。不妨参考以下例子:
- 时间管理---善用计时器手机程式(apps) 把时间的耗用变得具体化,例如监察自己撰写习作项目的时间、检视自己保持专注的时间长短及自己对时间流逝的知觉判断等。
https://stopwatch.online-timers.com/multiple-stopwatches
- 把需要完成的工序或项目以简洁的流程图、概念图或外显的视觉提示作为自我监察的框架。亦可利用记事簿手机程式(apps)的闹钟功能间歇性提醒自己检视进度。
- 利用记事簿手机程式(apps)间歇性提醒自己检视计划进度。
Meltzer, L., Dunstan-Brewer, J., & Krishnan, K. (2018). Learning differences and executive function: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L. Meltzer (Ed.), Executive function in edu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p. 109–141). The Guilford Press.
挑战三:如何订立正面的目标?
初次面对大专学习生活,不少具有SEN的大专生均遇上一普遍问题: 偏向定立超越个人能力的学习目标。
例如: Peter在上课第一周、未认识课程要求及适应新环境前,便为自己设立超现实的目标:「我一定要保持GPA 在3.9 /4 的水平! 」。
结果,过高的目标引发过大压力、带来不必要的挫折。不但影响学习动机,更有可能严重地影响精神健康。另外,不恰当的目标往往带来负面影响 ; 过于含糊或概括的目标容易令自己迷失 ; 时间性太长的目标倾向会令到自己身心疲累。
订立目标锦囊:
初步写下目标后,同学可以尝试反问自己所定立的目标究竟能否推动自己? 能否带来正面影响? 同学当然也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的 SMART Goal Model 利用之中不同准则引领自己反思 ; 反思时可以尝试以1到10分判断目标符合准则的程度,好让自己作参考。
Lawlor, K. B. (2012). Smart goals: How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goals can contribute to achieve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ABSEL conference (Vol. 39).
挑战四:如何减压?
其中一个升读大专的大挑战是压力管理。研究亦发现患有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 (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年轻人,比起同龄主流的同辈,有更高机会患上不同的精神疾病或者导致精神健康状况更差。作为院校SENCO支援同学时,笔者发现部份年轻人对压力的认知有偏差。同学误以为过高的压力可以带来源源不绝的推动力,以否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压力,又或者认为做减压的活动是自私及懒惰的表现;最后导致自己压力失控、情绪受困扰,甚至患上情绪病。例如患有较严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年轻人亦会因为不懂表达、调节情绪而出现重复性、甚至是自伤的行为。
减压锦囊:
长远来说,同学适宜对压力管理建立正确观念,而且每天安排特定时间(如每天30-45 分钟)做减压的活动,例如带氧运动,又或是做一些令自己可以全情投入、焕然一新的兴趣活动,如弹奏乐器、创作禅绕画(Zentangle) 等。
中、短期策略方面,需要学习如何在压力的情况下平复自己的情绪。预早设立压力反应措施 (Proactive Measures: 预早演练在不同程度、 不同种类负面情绪下的具体应对步骤、寻找支援等) 。
以笔者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学生Martin(化名)为例。学生辅导主任会协助Martin预先探索、预想在学校可能遇上的压力情景(如: 要在全班面前做个人短讲而出现焦虑反应),再一起计划在特定情景下的应对步骤 (例如:逐步利用环境中不同的感官体验去引导自己做安定心神练习、在身心非常不适的情况下可以如何向同学或职员求助,或在放学后找不到面对面支援,可以拨打学校的情绪支援热线等) 。
Lai, M. C., Kassee, C., Besney, R., Bonato, S., Hull, L., Mandy, W., ... & Ameis, S. H. (2019). Prevalence of co-occurring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 the autism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Psychiatry, 6(10), 819-829.
Bora, E., & Pantelis, C. (2016). Meta-analysis of social cognition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s and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6(4), 699-716.
Rose, R., Howley, M., Fergusson, A., & Jament, J. (2009). MENTAL HEALTH AND SEN: Mental health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exploring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6(1), 3-8.
挑战五:如何获取SEN支援?
基于种种原因 (例如:害怕被标签、过往经验不佳等)同学可能抗拒申报自己的SEN状况,宁愿放弃获取相应支援。结果同学因而得不到应有的支援,影响评核项目表现及考试发挥。
申报SEN状况,获得相应支援,能有助同学适应大专生活。以笔者工作的院校为例,已申报SEN状况、符合资格的同学可以享有不同的支援服务,包括特别考试安排、辅导服务、学术支援、专业仪器支援、经济支援、就业支援等。同时更设有不同的教职员岗位,包括职业治疗师、学生辅导主任、特殊教育统筹主任 、SEN支援老师等,以支援同学适应大专生活。
应对锦囊:
家长及同学在选择院校及课程时,应小心留意报读之院校能否提供所需要的支援,检视其支援服务是否足够及全面。可以多参与不同院校的迎新日或咨询日,和相关职员倾谈衡量利弊、探讨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