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塑胶污染问题严重,欧盟决定将于2021年起禁用即弃塑胶产品,而英格兰更宣布即将禁用胶饮管等。身在香港的我们,又如何投身全球「走塑」趋势的行列呢?
处理塑胶垃圾已是全球公民必须应对的问题。过往一些发达国家会把垃圾运到国外,但近年不少发展中国家已停止接收垃圾,如上月马来西亚便将3,000吨非法塑胶废料退回出口国,而中国和越南等亦由去年起停止或减少接收废塑胶。
减废比回收更有效
单靠回收已不足以解决问题。在本港,玩具、牙刷、原子笔和拖鞋等复合物料、发泡胶等塑胶制品会因回收工序复杂和缺乏回收出路而无法回收。另外,虽然不少市民会回收胶樽,却忽略了回收前应把胶樽「除樽盖」、「去招纸」和「冲干净」,令回收难度提高,甚至造成卫生问题令胶樽无法回收。因此,减少制造垃圾是最有效直接的方法。
若要从源头减废,日常生活中除了自备购物袋和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在饮食方面亦有不少减废的办法。例如,尽量以堂食取代外卖、避免使用胶餐具、胶杯、胶饮管等即弃塑胶用具。大家也可以参考环保团体绿色和平的「走塑食堂」名单等资讯,支持推动环保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