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自我价值:我是特殊儿童?

0

「唔钟意读书就代表我系SEN?」

阿希,中二级学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自小六开始,不论是足球比赛、一百米短跑、跳高、跳远……他的名字总会在不同的运动竞赛中出现。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典型的「体育人」,每年体育课都能轻松夺A。相对地,阿希其他科目的学业成绩就不太理想,经常徘徊在合格的边缘,父母亦因此相当担心阿希,甚至怀疑他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简称为SEN)。有时候,阿希功课写得比较马虎,父母就会讨论阿希是否有读写障碍;有时候,阿希未完成作业就嚷著要和朋友踢足球,父母又指他可能有过度活跃症……结果,父母便带阿希见医生作评估,然而报告结果却否定了父母的一切怀疑。

可惜,一份评估报告并没有完全消除父母的担忧,持续长期的怀疑令阿希感到越来越大压力,亦开始被父母的说话同化,更不时会反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有SEN?」。因此,阿希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安,对父母的说话亦都感到很烦扰,渐渐讨厌与父母聊天。家长日当天,班主任提到阿希最近的精神状态欠佳,上课经常发白日梦,成绩亦比上学期退步。听后,母亲大为紧张,更加确信阿希有SEN的问题,认为先前的评估可能有所错漏,于是再次提出找医生作检查的要求。

随著大众对SEN认知的提高,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亦有所增加。可惜,有部分父母爱子心切,子女学术表现及成绩未如期望,便归因子女有SEN的问题。然后四出寻找医生,进行不同的评估,希望找出问题的根源,改善子女的学习表现。这些举动令子女无所适从。渐渐地,他们的自我价值及尊严不但有所受损,压力及焦虑等情绪亦都随之倍增,最终更影响健康的家庭关系。

学业成绩欠佳并不等于就是SEN学生,而SEN亦不是甚么洪水猛兽。即使受阅读障碍困扰,学习期间甚至连书写自己名字都感到困难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亦能凭著创新的思维及专业的技术,为苹果公司开创出辉煌的成就。

其实,不论有没有SEN,每一个人本身都是独一无二,学习需要自然会有所不同,成功亦没有一套单一的标准,正如我们总不能够要求海豚取得爬树第一、猎豹赢取游泳冠军一样。所以,懂得发掘自己独有的长处,确立自我价值,从而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模式并加以发展,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将来和成就。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