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叮!」一響起這獨特聲音,就知道是電車來了!電車是一種用摩打推動的交通工具,完全電動。它從1904年開始服務香港島北部,至今已經超過1個世紀!你知道電車的結構有甚麼特別,司機又是怎樣駕駛電車的嗎?一起來透視電車吧!
冷氣電車
電車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一部冷氣電車,試驗冷氣電車的技術及收集乘客意見。工程人員安裝冷氣時,要避免影響電車的外觀及運行,不能把整台冷氣裝上去,而必須把冷氣機組分成3個部分,放在不同位置。

▲車頂前方是上層冷氣的壓縮機、凝凍器及蒸發器。
車頂後方是下層冷氣的壓縮機及凝凍器。

▲車尾椅下是下層冷氣的蒸發器。
雖然在電車內加裝了冷氣,但車窗一樣可以開啟,除了保留電車外形之外,在天氣較冷的時候也可節省冷氣,改為開窗通風。

▲全港唯一一部冷氣電車。
電車駕駛台
電車的車頭及車尾各有一個駕駛台,司機平時都是在車頭駕駛,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換到車尾駕駛。
透視車頭駕駛台:

1.電車的開關,需要用鑰匙啟動。
2.車門、照明、水撥的開關。
3.控制車速的手掣:拉動時可改變供給電車摩打的電流及電壓,從而改變摩打的轉速。向後拉使電車向前加速,向前推則使電車減速。
4.風掣:這也是用來減慢車速的。推動後,車底的合成閘瓦就會壓向車輪,利用摩擦力煞停電車。
透視車尾駕駛台:
車尾駕駛台只有在前方軌道受阻時才會使用,司機這時會把電車駛到「道岔」(即可以換軌道的地方),然後到車尾控制電車,轉往另一軌道行走。

▲前方軌道受阻時,司機的處理方法。

▲車尾有後備的手動減速裝置,供緊急情況時使用。
叮叮聲音從何來?
每逢電車經過,我們都會聽見清脆的「叮叮」聲,這個聲音是從哪裏來的?原來,電車的鐘就藏在車頭位置。在電車上,司機會踩動腳踏,使鐘錘敲擊鐘身,發出耳熟能詳的「叮叮」聲!

▲叮叮腳踏。
除了腳踏之外,新式的電車更加設了另一種更響亮的警報聲。

▲警報聲按鈕。
電車是香港的標誌之一,也是香港獨特的一道風景。空閒時,不妨試着乘搭電車,親身探索電車的內部吧!

(內文插圖取自:《兒童的科學》第1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