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本、包裝紙、信封、牛奶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紙製產品。紙張的原材料來自樹木,是珍貴的地球資源。為了保護環境,許多人都提倡使用再造紙。紙張是怎樣被循環再造的?來看看紙張的重生之旅吧。
紙的再造原理
廢紙內含有豐富的紙纖維,這些纖維粗幼不一,重疊交織(圖1)。紙纖維經過浸泡和攪拌後,便會在水中沖散,形成紙漿。

圖1 圖2
當我們用網框隔起紙漿時,水會經過濾網的小孔排出,紙纖維則留在過濾網上,並重疊在一起(圖2)。然後,只要拆去網框,再用壓水棒輕力滾過紙漿,壓出多餘水分,就能夠使紙纖維排列更緊密。最後將紙漿風乾,再造紙便完成了。
同學們也可以發揮創意,利用家裏的材料,嘗試按照以下步驟製作再造紙。

難以回收的紙製容器
紙張看似能夠輕鬆再造,但其實不是所有紙製品都能夠放進回收箱裏回收再造。你知道哪些紙張是可回收的嗎?

紙包飲品盒、紙盒和紙袋等紙製容器通常有數層塑膠和鋁質薄膜,回收時需要先用工具將薄膜與紙纖維分離,再分別歸類及處理。

▲紙盒的構造
回收紙製容器的工序繁複,不能按照一般廢紙的回收流程處理。就算成功回收,最終也只有六至七成的紙漿能再造成紙。
再造紙的製作流程
雖然部分紙製容器較難回收再造,但再造紙工廠依然能夠透過一系列工序,把廢紙變成各式各樣的紙。

1. 散漿:把廢紙加水攪拌,製成紙漿,取得紙纖維。
2. 篩洗: 過濾雜質, 再用清水洗淨紙漿。
3. 脫墨:利用脫墨劑去除紙上的油墨。
4. 淨漿:利用離心力,去除混雜於紙漿中的金屬、砂石、灰塵等極微細的異物。
5. 磨漿:用機械磨解纖維,改變它的特性,增加紙張的強度與品質。
6. 漿槽調成:按所回收廢紙的品質, 在漿槽中調和比例。
7. 網部成形:把紙漿均勻地鋪在網部,以脫水形成紙層。
8. 壓榨脫水:把濕紙引到2個附有毛巾的滾轆之間,壓出多餘水分,並增強紙的密度及平滑度。
9. 烘乾:經壓榨後的濕紙含水量仍然高達50-70%,所以要用蒸汽使紙變得乾燥。
10. 捲取:把烘乾後的紙捲成一大卷,再按需要裁切成不同大小。
經過一番工序後,廢紙能變成各式各樣的再造紙產品。工業用紙如瓦通紙板、牛皮紙板等還可以另行加工製作,造出紙箱、紙杯等物品。

回收有辦法

▲綠在區區
同學們如果想回收紙盒,可以把它洗淨後,放到分佈各區的「綠在區區」回收站,回收站便會把紙盒送到回收廠再造成紙。一起參與回收計劃,令綠色生活融入社區吧!

(內文插圖取自:《兒童的科學》第2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