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網購陷阱

2018年,中國最大的網上購物(網購)平台在「雙十一」優惠期間的成交額達2,135億人民幣,打破十年來紀錄。近年,大大小小的網購平台湧現,網購已是現代人最常用的消費模式。與此同時,有關網購騙案的新聞越來越多,你對網購陷阱又了解幾多?

由於消費者只能於網購時以貨品圖片作為參考,實物跟消費者的想像可能存在落差,有不法商人更會利用虛假的圖片或評價誤導買家。消費者在網上以低價購入原本價格不菲的產品,自以為佔了便宜,最終購入膺品受騙的情況亦不罕見。

要避免購入質素參差的貨品,消費者在網購時應選用相熟或由朋友介紹的商家,亦不可盡信只能作為參考的網民評價。同時,選購曾在實體店購買過的產品,避免期望落差,更應留意價格是否合理,避免貪小便宜以低價購買價值不符的商品。

網購少不免涉及公開部分個人資料。例如,網上付款過程中有機會把信用卡資料透露給他人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過程中亦需要提供聯絡電話、地址等個人資源以安排運送貨物等。網購過程中消費者提供的個人資料一旦外洩,可能會被用作推銷用途,甚或導致帳戶被駭。

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應小心保護個人資料,例如使用大型及信譽良好的網購平台、選用可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留意交易是否透過信用卡公司授權的頁面完成、使用備用電話號碼作聯絡電話和選擇到貨運公司門店或寄存點取貨以避免透露個人地址等,均是減低個人資料外洩風險的方法。

網購為我們帶來方便,為了不讓這個便利的消費模式適得其反,使我們蒙受損失,同學們應多加提防網購陷阱,做個精明消費者。